第38章 加更_开局一个新手村
笔趣阁 > 开局一个新手村 > 第38章 加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加更

  第十七章

  事情一旦布置下去,按部就班就会执行得很快!

  之前刘老翁就已经带着几个老农将水田犁了,现在开始下地插苗,种的是冬季小麦。刘大娘那边也带着几个干活好手将后山的沙地全部重翻,绕着山脚一圈弧形开拓了几亩沙地,全部种上萝卜秧。

  叶兰亭过去视察的时候,就看到整个大古村画卷焕然一新,水田里老黄牛悠闲地甩着尾巴,几个戴着斗笠的老农正挽着裤管在田里插苗。

  抬头再看远处后山,勤劳的妇女们扛着锄头,将沙地归拢成一弯弯梯田,绿油油的萝卜秧映衬在大山脚下。

  位于村子最高处的叶家院子,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阵阵传来,清脆悦耳地飘在村庄上空。

  村里晒坝场中,薛霁安正带着几个徒弟在组装几辆新的纺车,一些零部件是从镇上杂货铺买回来的。

  村里两条大黄狗摇晃着尾巴跟着叶兰亭身后,她走到哪儿,两条大黄就撒欢地跟到哪儿。

  赵家湾和柳家湾也来了十几个修路民工,在工钱的驱使下,他们全部选的都是整班,一天四文钱,仍旧是日结制。

  因为日结工干一天就能拿到一天工钱,且比镇上的短工工钱还要高一文,大古村的修路队很快声名远扬,附近六七个村都陆续有村民慕名而来,修路队从最开始的大古村本村男女老少勉强凑齐的十六个人壮大到了一百多人,全来自宝河镇下辖的八个村。

  石子路很快就修完一半了,因为已经纵深得太远,每天还用一辆专门的牛车运送过去几大桶的解渴南瓜汤。

  叶兰亭原本预计的是,一年以内能修好这条路就算不错了,但现在看来,只用个月她就能修完。

  因为修路队有了大量的外村劳工,所以叶兰亭将自己大古村的村民抽调回来,全力搞起了纺织工坊的建设。

  这边采木料石头,那边人工搭建,纺织工长半个月时间就拔地而起,现在只剩下屋顶还没搭了。

  纺车一共做了十架,郑姑那边已经培养出两批学会纺线的村妇,只等工坊一开始投产就上岗。

  而另一边,叶兰亭派了杨毛赶着驴车去周围几个村子收集毛料,不管是鸡毛鹅毛,还是羊毛兔毛,只要有羽毛的,都收,棉花和麻纤维也收。

  实在在他们小镇物产不够丰富,很少有大规模养殖的农户,偶尔有几家散养一两头羊,这家几只鸡,哪家几只鹅,所以得挨家挨户去收。

  几种原料价格也各不一样。

  杨毛看眼色虽然灵光,但算术不好,叶兰亭怕他记错帐,便让刘铁柱的堂弟刘小强跟他一块去,刘小强只有十五岁,资质平平无奇,但起码在蒙学班学过算术,还跟着薛霁安学了一些木工,跟他堂哥刘铁柱差不多,都是脚踏实地的小伙子。

  这两个家伙坐上驴车,从大古村出发,一直沿着李家庄、平安村、兰花村和大河村,再绕到宝河镇上吆喝一圈,而后从南口村、柳家湾、一直绕过赵家湾回来,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天时间,第一趟就收了满满一车的毛料回来!

  叶兰亭很是满意这个成果,只是拿到二人的记账本一看,果不其然,两个臭皮匠还得差一个才能顶得上诸葛亮,这账目算错了,鸡毛的钱算成了鹅毛的钱,羊毛的多算了一文,兔毛的钱又少算了一文。

  索性那些卖毛料的农户是第一次有人上门收购,也事先不清楚他们的价格,反正能卖钱,也稀里糊涂的结了账。

  叶兰亭看着这记得乱七八糟的账,只觉得头疼,

  自从赵汾走后,村里的公账都得她亲自对,现在杨毛给她拿一本烂账回来,叶兰亭的脸当场就拉下来了。

  “村,村长……”杨毛和刘小强俩人忐忑站在她面前,俩人自己还没意识到账算错了。

  叶兰亭将账本往旁边一放,没有骂人,而是温和地道:“可以了,先回去休息吧,这一趟跑了天你们也辛苦了。月底我会给你们发奖励。”

  两人都很高兴,欢喜地回去了。

  叶兰亭却看着这整整有十一处错处的账本陷入深思,她决定回去后给蒙学班的学子来一次统一考核,检验这个月他们学成的结果。再从里面学习成果优异的、年纪大一点的孩子里挑几个出来,安排到几个关键的岗位,帮忙做些记录算账的活儿。

  否则就以现在这几个半吊子的管理团队,连个账目都要她亲自监督,那还不得累死。

  回去后,叶兰亭就出了两张语文卷子和数学卷子,都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用来检测现在蒙学班的学习成绩。

  她让薛霁安帮忙一起誊写考卷,一共五十份,俩人点灯熬夜誊了一晚上,终于将考卷全部做完。

  第二天早上,蒙学班孩子们见到叶兰亭拿着一摞厚厚的砂纸出现在学堂前,个个都在好奇,今天村长姐姐要教他们什么。

  自从蒙学班改成上下午四堂课后,上午的两堂课就分成了大班和小班。

  顾名思义,大班就是年纪大的大人们上,小班就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们上,大人们因为白天要做工,只能隔日抽一天时间来上上午的课,主要学认字和算术,能应付做工要求的简单知识,和孩子们错开教,这些基础知识现在主要是薛霁安授课,阿公没生病前也会帮着教一些。

  下午的两节课主要是给孩子们上,就由叶兰亭自己教,她就教得比较繁杂了,除了文字和算术,诗歌经文、神话故事这些都教,有时候她来了兴致,还会教他们唱唱歌,画个画。

  李家庄的王老二就负责专门教强身健体的体育课,扎马步,练打拳,举沙袋,但凡能想到的锻炼体魄的项目,都轮番上。

  现在叶兰亭就要正式考核一下,这群大大小小的村民,个月时间在蒙学班里到底学成效果如何。

  “今天上午我们不上课,要考试,现在我给大家发考卷,考卷上的题目全部能答对的,就有奖励。如果连一半都答不对的,会有惩罚。”

  大家一听,都开始紧张起来。

  叶兰亭继续道:“每人一支笔,一张考卷,自己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做题,不许偷看别人的,偷看就是作弊,作弊的话成绩无效,也是有惩罚的。”

  镇上有私塾,私塾里的学子每年有两次童子试,考过童子试后就可以以童生的身份去参加县试,县试一般由本郡郡府主持,凡本县童生只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且有本县廪生秀才作保,即可参加考试。

  叶兰亭看着这些孩子,他们年岁还小,都才七八岁、十来岁,做工不够年纪,正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知识储存的时候,既然如此,不如培养他们好好读书,去参加童试和县试,用另一种方法出人头地。

  “把考卷给他们发下去吧,答题时间为炷香,炷香后,就把考卷交上来。”

  叶兰亭拉了把躺椅过来,坐在屋檐的黑板墙下,看着薛霁安把考卷给每一个孩子发到手里。

  拿到考卷后,孩子们脸上出现了各种抓耳挠腮的表情。

  妮妮和二丫也坐在里面,这俩丫头一点也不紧张,不但不紧张反而很兴奋——因为村长姐姐说了,如果全部做对了,会有奖励!

  妮妮拿到考卷后,先是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的题目,除了有诗词文字考对,多位数算术加减乘除。还有好多问答题,那些问题都是她跟在村长姐姐身边听到过的,她知道村长姐姐是怎么解决那些问题的!

  妮妮抿着唇角一笑,提起笔开始作答。

  旁边的二丫也在认真地看着卷子。

  二丫现在和姐姐一起改了名字叫郭蓉,她和她姐姐大丫姐妹俩最早一批进蒙学班的,学得早。后来又跟着姐姐在香皂工坊学了拓模,然后又跟着赵汾叔叔学了乘法表和打算盘,所以这上面的题她都会做!

  二丫心里很期待,她觉得自己一定能得满分,村长姐姐的奖励一定是属于她的!

  她弟弟郭豪,名字全都是叶兰亭给他们姐弟改的,郭豪和嵩娃东娃坐在后面一排,他挠着脸颊,苦恼地看着卷子,上面好多考题他都不会,心里有些怵,开始东张西望起来。

  叶兰亭敲敲教棍,语气严肃地道:“不许东张西望,自己答自己的。”

  嵩娃和东娃见旁边的郭豪被村长警告了,连忙正襟危坐,半点不敢乱动,眼睛盯着自己案上的考卷,挨个答题,遇到那种复杂的算术题,便开始掰着手指头算。

  叶兰亭再次提醒:“百位数的算术题,掰手指头是算不清的,我之前都教过你们算法了,怎么不知道用?”

  薛霁安在旁边低声道:“孩子们都是第一次考试,你不要这样严格,他们只是有些紧张罢了。”

  叶兰亭语气无奈,扶着额头小声道:“你是不知道,那个刘小强,在蒙学班了两个月,前几天我让他跟着杨毛去收毛料,结果他们给我拿回来的记账本,有整整十一处错处。这还只是这么简单的账,都算不清,以后我怎么放心把商货交给他们去送。”

  她现在算是知道了,游戏系统为什么会给这些人歪瓜裂枣的资质评分了。

  薛霁安问:“那你测试这些孩子,难不成想让他们这么小年纪就出去跑商路?”

  叶兰亭摇头,将双脚往躺椅脚凳上一叠,悠闲地道:“不啊,要是能测试出一两个读书的天才,我培养他们去考个状元郎回来也不错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